隐性消费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,在生活中,很多事情都跟隐性消费相关,比如您去餐厅吃饭,结账的时候被告知要收餐位费、服务员送来的擦手巾也是要收费,但往往消费者最后并没有去追究这些,还是付了钱走人,导致一些行业的隐性消费由来已久、司空见惯。到底什么算隐性消费?对于隐性消费乱象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?
对于餐厅收取茶位费等隐性费用,不少市民虽有不满,但已经习以为常。河南郑州的张先生几年前便留意到饭店收取餐具费的问题,慢慢地,从餐具费、纸巾费到茶水费,已经司空见惯,但他对店家点餐时不主动告知,结账时却计入账单的行为十分不满。
“当时餐厅(给每人)提供了一套碗碟和一条一次性毛巾,我以为是免费的,结账时都没太注意,后来无意间看票据才发现,这两样东西收了我20元钱。而且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隐性费用。”张先生说。
记者调查发现,餐厅提供的收费餐具价格不等,一件收费两三元的居多,也有一件收费五六元甚至更高。一般情况下,商家应在菜单中明示,或在点餐时由服务员主动告知。
当然,就像张先生提到的,餐饮行业的隐性消费远不止餐具费这一项。小于曾在多家高档餐厅从事前台服务和收银工作。她告诉记者,反食品浪费法实施后,很多餐厅不再设置包间最低消费限额,但一般都会收取包间服务费。“有时候在一些高档餐厅吃饭是需要有些服务费的,有时候是按照人数,有时候是按照消费总额的10%-15%。服务费一般是商家自己定的,有时候消费者发现这个服务费挺不满意,要求免除,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行的,争执比较厉害的时候,商家也就免了,但是大部分(消费者)因为都是请客吃饭,发现了也都是咬着牙就认了。”
类似的隐性消费,不仅仅存在于餐饮行业。公开报道显示,美容美发行业由于收费项目和价格模糊不定,因而时常出现洗头发要收取毛巾费、做护理要收取洗头费、做美容时擅自增加美容项目等收费乱象。消费者王女士分享了她的经历:“做了一个头发500多元,然后说多加40元还能再送2个护理,结果去做护理的时候,还说又要收洗发费,这个都没提前跟我说,到最后又来问我要钱,这套路太深了。”
在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看来,隐性消费的增多,大多数商家是利用了消费者的宽容度。“其实他们现在想着法子再多收点费用。而且多收的费用并不多,他是利用消费者的宽容度,如果他一单多收10块钱,估计就没有人会去买了。他在你全部下完单以后,跟你说再收一个包装费或者再收个两块钱的什么费,其实在这一块往往他利用的是消费者的一种忽视、忽略。”
唐健盛表示,由于外卖平台的强势,餐饮行业在线上的隐性消费更为普遍。“比如线上的,如果消费者有需要,你就应该提供一些免费的餐具,这一块实际上属于就餐条件的保障,这就像在餐馆里面吃饭的时候,你不能再去收取桌子费跟凳子费一样的,这是你应该提供的就餐必要的保障,而且这一块应该是在你的经营成本里面的。”唐健盛说,“现在很多商家以各种各样的借口,把经营成本里面的那一块再单独拉出来收费。这种增加收费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得到平台的支持和鼓励的,因为这种收费的项目要上去,一定是平台要给他开口子的,否则他也收不了费。那么,平台为什么要给他做这个事情?因为平台现在向这些外卖商家收取的费用越来越高,外卖商家的利润空间已经被大幅度压缩。作为平台来说,其也希望通过这些收费,可以给商家多增加一些利润,这样大家生意才好做。”
采访中,面对商家的隐性消费套路,消费者们大多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,选择与商家较真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的少之又少。对此,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胜利表示:“明码标价是经营者的法定义务,也是消费者获得知情权的重要方式。在消费的过程中没有提示,没有告知消费者,在结算的过程中突然出现额外的辅助性的一些费用,不仅仅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,严重的话可能会构成一种欺诈行为,要对消费者承担相应的四倍的赔偿责任。隐性的这种结算方式,也可能会构成一种价格违法行为,应该由相关的市场监管部门对他们进行处罚。”